长江有色金属网 > 有色知识 > 清朝为发展经济除鼓励开发铜矿外还向日本购铜

清朝为发展经济除鼓励开发铜矿外还向日本购铜

   来源:

我国古代不管是黄金、白银还是铜,都是非常稀缺的资源,之所以有那么多,主要还是因为通过对外贸易的方式,从国外大规模获取的。

我国古代不管是黄金白银还是铜,都是非常稀缺的资源,之所以有那么多,主要还是因为通过对外贸易的方式,从国外大规模获取的。

铜钱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货币之一,从先秦直到明清都在使用、

不过我国本土的铜矿资源比较少,而且集中在西南地区,到了明清的时候,中原与江南一带能够开发的铜矿,大致上也都差不多耗尽了,没有铜实在是不行。

为了获得充足的铜矿,清朝从入关开始就强化了对于各地铜矿山的管理,并且开始大规模从隔壁的日本购买铜矿,清朝与日本之间的铜矿贸易,称作“洋铜贸易”。

可能在很多人的既定印象当中,我国古代是不缺铜钱白银这些东西的,毕竟就是日常的一种钱币也不能缺少,实际上恰恰相反,我国古代不仅缺金银铜,而且还非常缺。尤其是金银,本土的矿产并不多,相较来说,铜矿都算是比较多的了。

但是使用了上千年的时间,到了明清时期,铜矿也不够了,那时候虽然白银与银票已经相当普及化使用,但毕竟属于大额的钱币,人们平常还是要用铜钱。

爱新觉罗·福临
清朝入关以后,就着力于发展经济稳定江山,而从顺治帝时期就发现,清朝手中的铜矿资源实在是不足,即便大规模鼓励开发,仍旧没什么效果,铜矿就是不够用。

康熙时期,清朝出现了铜危机,当时清朝放开了铜矿开采,甚至还取消了铜矿的矿税,仍旧也没什么效果,而且国内的铜矿产量与成色都不好。

云贵与四川是当时铜矿的密集区,但当地的铜矿开采之后,经常无法使用。

不仅如此,因为铜矿比较多的西南地区交通不便,铜矿的运输也成为了极大的问题,云南每年拼尽全力也只够清朝当时一年的铸币使用所需,这还是巅峰时期。

因为国内实在是缺少铜矿,无奈之下清朝只能将目光瞄准海外,而主要的目标就是东海之外的日本列岛,由此开始了延续两百多年的中日“洋铜贸易”。

现在许多人一说起日本,就联想到“资源匮乏”,但实际上在古代,日本这个地方别的没有,但黄金白银与铜矿却非常多,有很多的金银山与铜矿山。

清初形势图
欧洲曾将日本称作金银岛,美洲发现之前,日本出产了全球将近一半的黄金,日本的佐渡金山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之中,都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矿山。

康熙三十年(1691年),当时的日本的“别子铜山”开矿,产铜超过一百五十万斤,而那时候清朝最大的铜矿产地云南,整体年产铜矿也仅仅一百二十万斤。

不仅产量惊人,日本铜矿的成色也非常好,《天工开物》中称日本铜为东夷铜,清朝将其称作是紫铜,乃铜中最上品,因此日本的铜矿成为了清朝最好的选择。

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解除海禁,开四处海关,日本铜矿大规模涌入清朝,当时清朝每年从日本进口的铜矿平均每年达到一百万斤,康熙中期达到了惊人的四百万斤。

康熙四十九年(1710年),当年清朝从日本进口的铜矿超过了七百三十七万斤,而日本铜矿大规模进入中原的时候,云南铜矿最高峰的产量也没超过四百万斤。

清初的宝泉局、宝源局这两大铸币局,所使用的铜都来自于日本。

尤其是康熙帝晚年,清朝觉得多开矿山有害无益,反而滋生了大量的事端,所以下令禁矿,如此使得日本铜矿在清朝的占比越来越高,这就是著名的“洋铜贸易”。

因为大量的铜矿去了清朝,日本当时国内的铜矿开始不够用,德川幕府规定限制铜矿的开采与出口,每年前往清朝的商船不能超过三十艘,铜不能超过一百六十万斤。

但这根本没什么效果,因为利润实在丰厚,当时出现了大量日本的走私船。

清朝为了鼓励从日本进口铜矿,许以巨大好处,让山西的晋商八大家掌控与日本之间的洋铜贸易之外,还让其掌握京畿与河南的盐业。

当时参与洋铜贸易,利润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惊人的五十倍,这也成为了山西晋商八大家在当时急速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,洋铜贸易直到乾隆时代,云南铜矿大规模开采才有所衰落。

我国古代从来都是非常缺乏各种贵金属资源的,包括铜矿都很缺,但是为什么国内又能够出现那么多的金银铜呢?主要还是因为咱们的农业、手工业发达。

在古代数千年的岁月中,中原出产的丝绸、茶叶、瓷器等等都远销海外,甚至可以说就是当时的奢侈品,所以可以赚到很多的钱,外国的金银铜,源源不断进入中国。

明清时期西班牙人从美洲抢的白银,大多都通过贸易进了中原,那时中国号称“白银帝国”。

清朝自身非常缺乏铜矿,而刚好当时的日本又盛产铜矿,日本的手工业不发达,对于清朝的商品需求量很大,因此清朝才能够顺利从日本大规模进口铜矿以补不足。

0条

【免责声明】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长江有色金属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