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有色金属网 > 有色知识 > 唐代的江西冶金业矿冶业的生产概况,以及银矿的开采冶炼

唐代的江西冶金业矿冶业的生产概况,以及银矿的开采冶炼

   来源:

隋唐时代国家大统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,各项生产事业旺盛,国内市场空前扩大,社会对金属制品和金属货币的需求量都非常巨大。另外,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发展至此时已进入鼎盛阶段宗派竞起僧徒广众,寺院经济膨胀,各地寺院所需的铜像、钟、鼎、护、铎等物异常浩繁。这两方面的需求,有力地刺激了金银铜铁等矿的采和冶炼。

隋唐时代国家大统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,各项生产事业旺盛,国内市场空前扩大,社会对金属制品和金属货币的需求量都非常巨大。另外,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发展至此时已进入鼎盛阶段宗派竞起僧徒广众,寺院经济膨胀,各地寺院所需的像、钟、鼎、护、铎等物异常浩繁。这两方面的需求,有力地刺激了金银铜铁等矿的采和冶炼。

江西地区的矿冶业趋时复功,顺应国家大势,得到新的发展。境内各州几乎都有金属矿冶场监,而银矿更加兴盛,冶炼则以永平铸钱监受到重视。

1.矿种分布

唐代江西全境有洪州、饶州、虔州、吉州、江州、袁州、抚州、信州,共达38县宪宗元和以后废并信州永丰县,存37县。据《新唐书》地理志、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8所记洪饶等8州矿业生产分布如下

洪州有铜坑1。袁州有铜坑1。宜春有铁。抚州川击川有金、银。江州彭泽有铜得阳有银、有铜。饶州有铜坑3,乐平有金、有铜、有铁、有银。

信州有铜坑1。铅坑1。玉山有铜、铅、银上饶有金、铜、铁、铅弋阳有银。

虔州南康有锡于都有金。天佑元年公元904年置瑞金监。大庚有铅、锡安远有铁、锡。

江西八州之中,除吉州未见记载,其他各地全都开采矿产,官府设置的熔冶金属的机构坑监有9个标注出有金铜等矿的县为12个。矿种有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、铅种。

在9个坑监中,7个是铜坑,充分证明唐朝权要对铜矿的重视,也反映江西的铜矿生产在唐朝时期已很兴盛。

2.冶炼生产

唐朝的犷冶政策,一般地说是听由百姓采冶,官府只竹征税。“天下诸州出铜铁之所,听人私采,官收其税。若白蜡则官为市之。其西边、北边诸州,禁人无置铁冶及采矿”。除西北边境外,百姓可以随便开矿冶铸。此处只点铜铁听人私采,实际上包含了金银等其他金属矿物。安史之乱以后朝廷财政紧张,遂加强了垄断控制。

德宗时户部侍郎韩泅建议,山泽之利宜归朝廷,矿冶生产便尽归盐铁使掌管。到了宪宗元和三年六月,又下诏曰“天下有银之山必有铜矿。铜者,可资于鼓铸银者。其天下自五岭以北,见采银坑,并宜禁断。……采银户令其采铜,助官中铸作’,。

为求缓解财政困难,把铸铜钱摆在首要地位,抑制其他矿产。可是,社会需求是多方面的,尤其是帝王将相、豪门富室的生活享受金银是备受青睐之宝货。所以禁令只执行一年,第二年六月便修改前令“五岭以北所有银坑,依前任百姓开采。”

朝廷的政策导向,社会的价值观念,共同对采矿业起制约作用。这有可能是统计的时间和矿山盛衰不常之间的错位所致。通观江西的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铅、锡诸矿生产情况以银、铜的冶铸事迹较多。

3.乐平银山矿

饶州乐平县的银矿生产,在店代有很突出的地位。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8饶州乐平县条下记曰:“银山在县东一百四十里,每岁出银十余万,收税山银七千两”。依前引《新唐书·食货志》,银冶共58个,至宪宗元和初年,“天下银冶废者四十,岁采银万二千两。”到宣宗时期,增加银冶2个,“天下岁率银二万五千两’以。

照此比较,乐平银山矿缴纳7000两,相当元和时总额的58.3%以上,相当宣宗时总额的8%,可算是特大银矿单位。

这个大银矿,在乐平县东140里处,即是今德兴市城区银山铅锌矿所在地。实地踏勘发现,山高约130-150米,废石沿山坡堆积,延长约2里,高达100米。古代冶银处的银井附近,地面炼矿渣堆积如山,一片褚黑色,范围达一平方公里以上。从这些遗迹可以想见古时采冶工程的伟大。

该矿开采的历史,可以上溯到隋朝以前。南朝陈天嘉中,曾将乐安县改名银城县。隋灭陈,银城县并入鄙阳县。至唐朝,在原银城县基址上设乐平县。这个县名的变异过程很可能与银矿开采有关。矿脉深浅多异,开采的盛衰随之变化。

隋大业问,“验马张蒙于此获银笋,银宝始发’,。不过组建机构大规模开采还在后来。太宗贞观十年,侍御史权万纪奏称“宣、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,采之极是利益’,。可是他的开矿建议被否定。三十多年以后,当地人士邓远又向官府报告,具体分析开采银矿的利益。

其场即以邓公为名,隶江西盐铁都院’,。据此,官办采银场始于公元675年,在这以前该是当地群众已经任便开采,获利明显,逐渐引起官府重视,遂设监场监继续让民间开采,只征收矿税。税额2/10,可见利润很大。

邓公场从675年设立之后,到元和年问(806-820)的百余年中,很可能有过问歇。到李吉甫纂修《元和郡县图志》,记录它每年产银十余万两,应该是它的鼎盛时期。长期的采矿生产,旺盛的年产量,必然带动其他行业发展,加速当地经济趋于繁荣。延至南唐升元二年(938),即以银场建立德兴县,这是一个因矿业而兴起,即矿山建县的典型例证。

民国27年1938年冬,夏湘蓉、刘辉泅对银山矿进行过调查,得知银山矿的地质状况,该处有泥盆纪前之千枚岩层及白整纪之凝灰岩即武夷岩两种,含矿脉之母岩为组织致密的石英斑岩。他们就调查所得的事实推论,银山矿床为一种低温热液矿脉。

采矿方法,就遗迹考察可分为两种直井法。已查到的井口有处,一在银山顶部位于黑色铁冠状山体上,径约1.5米,已为土石填塞,只深约米。按其位置及其旁废石堆积广大,可推知此井为古时重要矿井之一卜僧在此掘得极富集的银矿脉。

另二直井,在银山之南隔一谷的山坡上,口径比较小井旁也有大规模的废石堆积。

。露天法。银山西南约一里山坡上,有一条狭长深沟,沿山坡直上,走向为东西,可推断为古人沿矿脉露头作露天开采的遗迹。又银山西北约二里处,土名仙人架板,顶部有一个显著的缺口,也很像古人露天采掘的遗迹。

古人所掘矿石,应为含银较多的富矿带,以含银方铅矿、辉银矿、角银矿为主。他们俩就废石堆考察,“除获一富含方铅矿之千枚岩外,以镜铁矿、云母状赤铁矿及白铅矿为常见,后二者皆为次生矿物。

附生矿物以重晶石为主,构成网状空隙,方铅矿等则嵌入晶面间。又绿帘石亦常见,石英则极少,且结晶微细,方解石及萤石均未见及。又就铁冠考察,外部为暗褐色之褐铁矿,内部则为粗粒石英斑岩,有方铅矿微粒渗杂其间。考含矿石英斑岩,适侵入于千枚岩与次山岩之接触带,通常以此带最弱,易生裂隙,而矿液上升时,循裂隙充填,遂构成此重要矿床毗。

4.临川银矿

抚州临川县银矿,在上幕镇,即今金溪县城。镇东的白面坞、宝山都产银遂设厂冶炼。据地质人员勘查,在今县城东约公里处的宝山脚下,地表裸露有无数的乌黑程亮的“铁屎”,即古代冶炼炉渣,厚达几米,最大的一堆如山丘,名为铁屎墩。

经钻探,发现矿洞遗址8处,多呈斜形浅井炉基座呈弧形,用耐火砖砌成,直径约米,经化验分析,炉渣中含银量为克吨,很微小,这是经提炼后的残剩所致,和现在炼银后的炉渣对照,成分相差无几,证明古时在此地炼银无疑。

上幕镇设银场时间,难以确指。元人虞集《二孝女赞并序》写道“金溪县因金溪场之名也。唐时有银矿,发其地作场以冶之,曰金溪场。宝历乙已,银绝而冶废。宋开宝初始置县云。冶废时,土不产银久矣。”据此,设场冶银在敬宗宝历元年以前很久了。可能是产量不太大,没有引起唐朝权要重视,所以有关的文字记录未能保存下来。

在宪宗元和初年,“天下银冶废者四十,”金溪银场可能即在其中。但州县官吏牟利肥私,仍然不废,继续责民交纳税银,退得原冶户倾家荡产。虞集记述道“有司不敢失其贡,迫诸民而取之。有葛佑者,官强之在冶事。银既无所以出,倾其家不足充数。吏驱佑家,取土石杂烹之,卒无所得,佑榜掠不胜其苦。佑无子独有二女且长,不忍见其父,皆自投炉中焚死。”直到逼出了人命案,才最后废罢了这个银冶。

南唐中兴元年,重新恢复开采,设场烹炼。不久矿脉又枯竭,难于完成税额,至北宋初年即停罢。

5.铜矿开采

在饶州、信州、洪州、袁州的官营铜坑共计处,其中处在饶州,证明这里的铜矿业已很兴盛。另外,彭泽、汤阳、玉山、乐平、上饶等县也有铜矿在开采中。从这些州县位置看出,铜矿集中在赣北,以饶州、信州及赣东北最多,是主要的铜基地。

饶州的处铜坑在何处史料缺乏记载。按“天下有银之山必有铜”的探矿经验,应该是乐平县即今天的德兴市境内。北宋初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中说’‘德兴本饶州乐平之地,有银山出银及铜。”清初顾祖禹《读史方舆记要》写得更清楚,他说“铜山在德兴县东北三十里,唐曾在此置铜场”。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的记述完全正确。

总结,唐朝实行“铜铁人得采,而官收以税”的政策,又急需铜钱使用,要求采矿的坑户尽量去挖铜矿,促使铜矿业有较大的发展,尤其是使矿苗显露的地方多半开采了起来。同时,采矿点也兴废无常,当比较浅层的矿床开采完后,往往便因技术条件所限,采不到深层的矿石而废弃了。《新唐书》卷食货四记载陕、宣、润、衙、饶、信州原有铜冶处,麟德二年废陕州铜冶铭处宣宗以后又废铜冶处。江西各州的铜矿也是有兴废变化的,总趋势是处于兴旺阶段。

铜 银矿

【免责声明】此文章仅供读者作为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出于传递给读者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长江有色金属网联系。